【学习进行时】一名震区团干部的特殊笔记本 发布日期:2022-09-13
泽仁娜姆的笔记本上,记录着20多个名字。更准确地说,那是20多名志愿者的代号:大多数以姓氏标注,小梁、小吴、小刘等;也有以单字名记录的,比如小丹、小婷、小琴;还有以任务分工来标注的,7名负责搬运物资的小伙子,则被泽仁娜姆取了个“物资”的代号。 泽仁娜姆是共青团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委统战社会联络部部长、甘孜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她作为团甘孜州委派出的前方工作组成员,当天下午就赶到了震中磨西镇。 在抗震救灾的紧急时刻,泽仁娜姆无暇细问每一名前来报名的志愿者的姓名。使用代号,是她组织前方志愿者最高效的办法。 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当时泽仁娜姆正在12楼的办公室里,那一刻她只觉得“天昏地暗”,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地震结束后,她赶紧冲回家拿应急包,里面装着突发状况下的必需品,包括安全帽、防风蜡烛、防潮垫、铁锹、攀岩绳索等。 震后大约4个小时,掌握了更多震情信息的团甘孜州委,派出包括泽仁娜姆在内的5人工作组,直奔震中磨西镇。他们的车上塞满了矿泉水、方便面、面包,还有自热米饭。 通往震中的道路,救援人员已经开始抢修。越接近震中,道路破坏越严重。有的地方因为山体垮塌,灰尘弥漫在空中。进入磨西镇,她看到了坍塌的墙体、倾斜的房屋以及满地的建材碎片。在贡嘎广场,十几顶帐篷已经搭建起来,人们的眼神里满是惊恐。 这不是泽仁娜姆第一次参加抗震救灾。她先后参加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投身抗震救灾,是她作为团干部的重要职责。 对于四川各级共青团组织来说,历次抗震救灾积累下来的一条宝贵经验是:在震后第一时间组织青年志愿者投入伤员转运、物资搬运、秩序维护、安置点保障等工作。 基于这条经验,到了磨西镇,泽仁娜姆从车上拿出志愿者专属红马甲,呼吁大家报名当志愿者。年轻人很快围了过来,并自报个人信息。 情况紧急,泽仁娜姆顾不上细问全名,对方说自己叫梁某某,她就在笔记本上写下“小梁”;7名小伙子负责搬运物资,他们在泽仁娜姆的本子上被记作“物资”,9月6日夜里1点,泽仁娜姆告知他们4点多有一批物资送达,他们就蹲在过道里打盹儿等物资。 一对叫高翔和高睿的亲兄弟,是泽仁娜姆笔记本上仅有的两个有名有姓的志愿者。兄弟俩的妈妈主动为孩子报名,她说孩子是大学生,“高学历、有体力”,可以在安置点帮大家做点事。 10多分钟,有75名志愿者聚集过来接受泽仁娜姆的调度,泽仁娜姆的笔记本记录了其中20多名志愿者。通讯恢复后,泽仁娜姆改成了用微信群组织调度志愿者。 安置点的事情多而烦琐。青年志愿者负责搭建帐篷、搬运物资、维持秩序、转运伤员,还要在接到“你知道我的家人在哪儿吗”之类的询问时,登记群众信息,安抚他们的情绪。志愿者们都尽心尽力,泽仁娜姆分配物资时想让一位姑娘少搬点,旁边的小伙子直接把3件物资背上,然后手里又多拿了两件。 除了登记志愿者信息,泽仁娜姆的笔记本里还记录着安置点各个帐篷里的情况,其中记录最细致的是孩子和老人的状况。比如某个帐篷里有多少个孩子,某个帐篷里安顿了一个幼儿园送来的10多个孩子等。 孩子们叽叽喳喳挤在帐篷里,志愿者便开设了一个“青青儿童乐园”,陪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于是,“青青儿童乐园”在更多的安置点开了起来。 安置点30顶帐篷的状况都被清晰地记录在泽仁娜姆的本子里:11号帐篷里有两位老人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身边还没有药;10号帐篷里,3位老人有高血压、1位老人有糖尿病;8号帐篷里的老人除了有高血压,还有肺水肿…… 多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泽仁娜姆明白,成熟的应急志愿者要懂得预判。也基于多年的共青团工作经验,泽仁娜姆知道,由于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遇到特殊情况时,一老一少两个群体是最需要关注和关心的。 通过第一轮摸排,志愿者们发现许多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便向指挥部汇报情况,争取在外伤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心血管类药物的储备。考虑到药物有限,志愿者们按人数严格控制药物的分发量。 凌晨两点之后,安置点才安静下来。志愿者们却难以入眠,他们要复盘前一天的工作,思考第二天需要做什么,泽仁娜姆已连续工作超过30个小时。9月7日的早上7点多,泽仁娜姆被送物资的电话叫醒,才发现睡前编辑的一条工作反馈信息没有发送出去。 这几天,泽仁娜姆的号码成了热线,后方想要送物资或前来支援的电话根本停不下来。泽仁娜姆说,她曾在46分钟里接到过42个电话。 她到达磨西镇之后使用的新笔记本,早已被记得满满当当。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龚阿媛 记者 王鑫昕
责任编辑:任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