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学四史】习近平“严以修身”思想的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2020-11-17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的同时,坚持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宣讲“四史”,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本栏将我校思政课教师“四史”宣讲主题内容予以摘登,进一步增强“四史”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引领推动我校“四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理论宣讲主题:习近平“严以修身”思想的学习体会

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杨栋

主要内容

演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中华传统修身思想的基本含义;二、习近平“严以修身”思想的内容及特征;三、习近平“严以修身”思想的贡献与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3月份提出,党员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整体,严是实的前提和基础,实是严的方向和目标。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现实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中华民族复兴是一场大考,修身不严,就难以聚精会神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很多诱惑,修身不严就容易被俘获、被围猎。

从修身目标和境界上看,习近平“严以修身”思想体现出对于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弘扬与超越: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人性论的弘扬与超越;二是偏重于公德范畴对于偏重于私德范畴的超越;三是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对于偏重于自律的超越;四是人民公仆人格对于偏重于君子人格的超越。核心要义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从修身内容上看,习近平“严以修身”思想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提升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要提高思维水平,能担当、出实效。

从思想贡献上看,习近平“严以修身”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唯物主义人学理论,继承和深化了共产党革命前辈的修身思想。

主讲人简介

杨栋,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工作,以及管理哲学的研究工作。在《管理世界》《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3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