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学四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


发布日期:2020-11-19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的同时,坚持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宣讲“四史”,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本栏将我校思政课教师“四史”宣讲主题内容予以摘登,进一步增强“四史”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引领推动我校“四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理论宣讲主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

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婷婷

主要内容

宣讲聚焦当前“四史教育”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历史虚无主义,旨在澄清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混乱观念,抵制和反对错误思潮。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大意义;二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及表现;三是中国共产党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线索;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针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社会现实,我们有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观念,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反对错误政治思潮,其历史经验告诫我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举措,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历史观,在正确理论、观点和方法的遵循下,通过党委、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守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阵地”,深耕“责任田”。

主讲人简介

张婷婷,女,法学博士,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社会思潮研究,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教育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天津市教委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