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学四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提出的


发布日期:2020-10-29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的同时,坚持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宣讲“四史”,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本栏将我校思政课教师“四史”宣讲主题内容予以摘登,进一步增强“四史”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引领推动我校“四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理论宣讲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提出的

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朱馨薇

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命题不是简单的口号,不是凭空臆造,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古代中国强盛的见证,中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指出“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但近代中国却衰落了,尤其是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不断的丧失,帝国主义采取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手段,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在救亡图存的抗争中,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民族复兴的命题跃然而出。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民族复兴的理念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开始使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概括为中国梦”。本文主要回答民族复兴是如何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大梦想和奋斗目标的这一问题,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前的中国与世界;分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命题相关概念提出的历史过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激发大家的爱国情和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的使命感。


主讲人简介

朱馨薇,女,历史学博士,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主要问题研究和环境史研究,在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发表数篇论文,现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