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科大】《天津日报》报道我校化工与材料学院王正祥教授 发布日期:2020-12-08
12月7日,《天津日报》报道我校化工与材料学院王正祥教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王正祥边指导学生边说:“由于疫情原因,他没能到现场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眼下正带领团队做发酵实验,与合作企业联合进行乳酸单体产业化技术的推进。得此殊荣,我十分感动。我将以此为契机,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现将报道转载如下: “这个数据给我看一下……”在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实验室内,刚刚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天津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正祥教授,正带领科研团队进行乳酸单体制造用新一代菌种的选育,为推动实现乳酸单体绿色制造等方面产业“中国智造”奋力攻关。 王正祥边指导学生边说,由于疫情原因,他没能到现场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眼下正带领团队做发酵实验,与合作企业联合进行乳酸单体产业化技术的推进。 以聚乳酸为原料的可降解材料产业已实现产业化多年,然而链条的最前端──乳酸单体的发酵生产技术处于技术空白。王正祥领衔的研发团队,在乳酸单体制造技术方面拥有四项国际发明专利和四项中国发明专利,以及两种乳酸单体规模化制造所需的优良生产菌种和成熟的发酵生产技术。他系统研究了13年的第四代乳酸单体制造技术,被我国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看中,校企共同填补乳酸单体工业化生产技术产业空白,打通聚乳酸产业完整链条,为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发展和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除了乳酸单体绿色制造,王正祥还在重大淀粉酶品、功能糖关键酶制剂、功能糖规模化制造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推动实现上述产业“中国智造”,其技术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目前我们已实现了17种工业酶的技术创新和工业化应用,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性核心作用。”王正祥说。 “王老师工作繁忙,但对学生的指导从来没有松懈过。实验室进行发酵生产时,需要整夜监控数据、及时调整参数,王老师常常整夜为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大家都称他是团队成长进步的‘加油站’。”团队成员、科大化工与材料学院硕博连读的2020级博士生王彩喆说。 “得此殊荣,我十分感动。我将以此为契机,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王正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