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学四史】在抗疫斗争中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发布日期:2020-11-10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的同时,坚持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宣讲“四史”,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本栏将我校思政课教师“四史”宣讲主题内容予以摘登,进一步增强“四史”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引领推动我校“四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理论宣讲主题:在抗疫斗争中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马腾飞

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始终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新的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在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今年,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得到了生动诠释和极大彰显,为抗疫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最重要体现;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根基;坚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国际眼光和世界胸怀。

在抗疫斗争中,我们要自觉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大力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将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和实践报国之行相结合,奋力夺取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主讲人简介

马腾飞,女,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篇。